该网站工信部已备案,唯一百度官方认证(职学网)官方网站WWW.CHZXW.COM.CN,请放心访问
了解详情>

青少年用的最多的高效学习法,家长不能不收藏。


编辑:职学网 浏览量: 信息来源: 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

孩子出现学习问题,通常有三方面的原因。若非学习障碍、环境刺激不足,就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。

孩子在学校里学习,在家庭养成习惯。

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因能力与发展的不同,需要的是不同的引导,要建立正向、自律的学习能力,父母可以从四个基本要诀先建立观念,给孩子正确的环境和安排,求学路就会走得更顺利。

从多年来协助弱势家庭儿少的经验中观察到,影响孩子能否自立的关键,在于多元学习能力的养成,而这是弱势家庭比一般家庭更难提供的资源。若是能有方法教会孩子多元学习的路径,也就是学会“钓鱼的方法”,孩子就能翻转改变人生。

孩子在学校里学习,在家庭里养成习惯。“孩子出现学习问题,通常原因有三。若非学习障碍、环境刺激不足,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、方法,是家长能给孩子的第一根钓竿。在能力比学历重要的时代里,拥有自主终身学习能力,更是关键。

二〇一四年出版的《学习习惯》一书引用数据指出,在美国,有近半数大学生毕不了业,原因是缺乏自信、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。因此,无法独立面对大学里的课业压力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。

该书作者群来自美国的儿童心理学界,执行了一项为期三年、大型的“学习习惯”研究计划,共调查了五万个美初中、小学生家庭。研究发现,在学业、情绪和社交层面比较成功的孩子,通常和在家中有培养好习惯有关,例如:准时上床睡觉、均衡的学业与课外活动时间安排等。‍

六岁起是培养学习习惯黄金期

孩子上小学后,进入正式学习阶段,六岁起,就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期。虽然房间有不少探讨学习方法的实用书刊,在大型书店里可以排满一整个书柜,不过,多数书籍针对高中以上的成年人。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,探讨者却相对较少。要带领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,得先从认识孩子的学习发展历程开始。

学龄前的孩子喜欢重复,不怕厌烦,是建立好习惯的关键。国家教育研究院院长柯华葳指出,学龄前孩子的认知发展是单一向度,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有兴趣的事,可以一再重复、毫不厌烦,且很有乐趣。柯华葳说,透过重复操作,可以学好语言,也是建立基本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机。

六岁以后,开始有连结不同情境的能力,进入学科学习的关键时期。到了小学阶段,孩子的思维发展演进为两个向度,孩子开始可以连结两种不同情境的意义,例如从“原有两颗苹果、再给你三颗苹果”当中学会加法的概念,“这是学习正式符号(如文字、数学符号等)、学科语言的关键阶段,”柯华葳指出。

小学高年级以后的青少年阶段,孩子开始有多于两面向以上的思考,有抽象思考能力,会质疑、批判,受到非知识性因素影响,这时的学习历程更为复杂。

不同年龄层的孩子,对于学习的观念也不同。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顾问许守仁指出,小学低年级孩子会将努力、学习成绩等同于能力,认为只要努力就会聪明、有好成绩,但不会对考试失败感到羞愧。

到了二、三年级左右,后设认知能力逐渐发展,孩子可以评估、检视自己的行为、努力是否达到效果。这个阶段,就可以开始教孩子学习的策略、方法,例如:可以用拆部件方法来认字、透过多写而熟练等。

而从四、五年级开始,对学习的观念、动机逐渐开始分化,开始相信努力不等于能力、也无法弥补智力的差距。若此时孩子对于学习成效不佳做出负面归因,例如“学不会、考不好是因为比别人笨”,就很容易放弃努力,或是不愿挑战较困难的目标。

若孩子面对失败时出现负面解读,许守仁建议,此时大人可以引导孩子“其实是方法用错”,协助他调整策略、方法,达成目标。‍

牢记四要诀,灌溉读书兴趣

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发展历程,若能在关键阶段“因势利导”,引导孩子保持正向、自律学习,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路上走得更为顺利。以下提出家长协助孩子培养学习习惯的四个要诀:

要诀1:适性引导

每个孩子适合的学习方法不同,就算同一“家庭工厂”生产制造出的孩子,也可能南辕北辙。而学校教学体系通常对视觉、听觉型孩子较有利,依靠触觉、动手做学习的孩子比较吃亏,这时家庭的角色就十分重要,可依照孩子的习性,给予不同的教养养分。

亲子作家彭菊仙三个儿子兴趣各异,老大爱写作、老二是手作达人、老三则是小小生态观察家。面对孩子的殊异,彭菊仙提供老大写作建议;在老二突发奇想要做钢铁人手套时张罗准备好合适的材料;陪着老三养豹纹蜥蜴、夜晚出门观察生态。彭菊仙发现,家长若能对孩子兴趣表达由衷的欣赏、好奇与支持,就是孩子学习热情最好的燃料。

要诀2:学得多不如学得精

实践大学应用外语学系讲座教授陈超明近四年来在偏僻小学推行“提升初中小学生英语学习成效实验计划”,印证了“学得好不见得要学完”的“减法学习”。这些偏乡孩子家庭功能弱、课后没有资源补习,陈超明让学校回归为主要的学习场域,由老师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英语课程,指导原则是“教会取代教完”。小三到小六原本八个学期要教完八册英语教材、学会三百个英文字,参与实验计划的学校八个学期只教四册、学一百二十个英文字,把孩子教到能听会说。结果这些实验计划学校的孩子参加补救教学筛检测验时,通过率、平均成绩比全县平均值还高。

这个实验结果带给家长的教育启示是,学得多不代表学得会、学得好,各种才艺和补习、写不完的测验卷,孩子就算都吞下去,也不代表全部能吸收。

要诀3:别打坏学习胃口

保持好的学习胃口,是让孩子能自发学习的基础。教授许怡欣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,从小就读明星初中、大学、留学读到博士,她到三十多岁时,才重拾读书的乐趣,也发现自己十多年来求学路上读的书,都并非有出自内心的喜悦。因此,当她面对三个女儿的教养时,决定不再重蹈覆辙,将学习的选择权交还给孩子。

要诀4:阅读是一切基础

阅读能力是开启各种知识大门的钥匙。许多跨国研究都显示,有阅读课外读物习惯的孩子,有助于提升学习力。例如,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授山崎博敏研究发现,在学校晨读、在家有阅读习惯的孩子,语文、数学的成绩表现都更为杰出。这在我们访问的家庭学习故事中也得到了印证。

参加《中华好诗词》节目一炮而红、被封为“诗词男神”的张仲宇从小家中就提供大量阅读的环境,全家四人共有四张借书证,每次出动去图书馆,就抱四十本书回来,张仲宇小学毕业前就将金庸全集看过七遍。

外语系教授李思颖的一对儿女个性不同,已就读北一女的姊姊很宅,刚上初中的弟弟则活泼好动。李思颖从孩子婴幼儿时期,陪伴他们一路阅读各种中、英文书籍,虽然弟弟在小学时英语也曾不及格,但是李思颖以“不变应万变”,继续提供、引导孩子阅读有兴趣的各种中、英文书籍,弟弟在小学毕业时,已经可以读完《波西杰克逊》(Percy Jackson)英文版。李思颖认为,父母若能定期带孩子上图书馆、书店等地选书,都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方法。

每年大学指考结束,许多学生抛丢书本的画面相信大家都有印象,但是上了大学就不读书了吗?痛苦的求学历程是否会让人不想再碰书?相信没有一个教育体系的目标,是在培养不爱读书的孩子。若能掌握要诀,依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性,引导孩子培养学习方法,就能逐步奠定、养成终身受用的学习好习惯。‍